聯電營運持續管理系統發展沿革 |
聯電體認追求自企業的永續經營,即等於提供策略性客戶與利害關係人不間斷的持續服務重要性,自1999年起即於各廠區發展營運持續計畫手冊(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workbook , BCP workbook);新竹總部、12A廠及FAB12I廠更自2013年起依序通過ISO22301:2012驗證,成為首家通過認證之晶圓專工半導體廠,爾後每年持續進行續審維持證書有效性,同時也持續將驗證範疇擴展至其他八吋廠,以符合利害關係人期待。目標2024年聯電所有廠區含子公司在內都會加入驗證範疇。
聯電營運持續政策與目標 |
政策
- 提供客戶更卓越且不間斷的服務為宗旨。
- 落實營運持續管理系統運作及資源整合,確保系統持續有效。
- 持續檢討精進以提升應對各類災害或營運衝擊於中斷發生前/中/後之韌性,確保客戶與利害關係人之最大權益。
目標
- 保護人員生命安全為首要營運持續目標。
- 依循風險評估結果,建置各類災害之預防及應變能力以減少營運衝擊、縮短復原時間。
- 遵循ISO 22301 管理系統標準定期執行演練,以檢視營運持續計畫有效性並持續改善精進。
營運持續管理架構 |
聯電遵循ISO 22301標準要求建立、實施、監督及維護營運持續管理系統(BCM系統)。聯電於台灣總部成立「營運持續管理委員會」,由高階主管擔任委員,統合公司資源並持續檢討精進計畫。當災害發生時確保快速恢復營運目標,以保護客戶與利害關係人之最佳權益。
各廠區及功能組織已針對特定危機事件,如地震、火災、化學品洩漏、停電、缺水、原物料短缺等訂定緊急應變及復原計畫,每年進行主題式演練以持續精進應變程序及復原策略。
此外,每三年更辦理高階主管演練,由 總經理領軍,招集相關高階主管,包含財務長、人資長、生產製造副總、生產資源整合副總…等人進行危機策略演練,針對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廠商支援調度、媒體溝通重點及廠際間產能調配之戰術運用充分討論,展現企業應變韌性。
|
緊急應變與復原三階段 |
第一階段 緊急應變 |
控制與搶救 (hours-days)
依照緊急應變計畫,採取行動使災害得以迅速控制。
第二階段 事件管理 |
穩定及減損 (days-months)
依據營運持續計畫,溝通與回應利害關係人需求,並於復原目標時間內恢復最低營運水準。
第三階段 營運復原 |
恢復生產 (months-year)
依據營運復原計畫,於合理之回復時限內恢復至常態生產規模。
營運持續管理運作 |
聯電每年定期召開營運持續管理審查會議,回顧當年內、外部風險,檢討BCM系統運作與改善方案,並由總經理核定次年度績效指標,以確保營運持續管理機制正確而有效率地執行。針對潛在風險事件如:地震、火災、水氣電供應中斷、原物料短缺等風險藉由事前分析改善、定期演練,以提升事件發生後快速應變及復原目的。
營運持續管理指標達成狀況 |
|
註:台南Fab12A與新竹8吋廠黃光及爐管區域已於2016年美濃地震後陸續依結構專家建議完成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