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社會公益投入 |
讓希望萌芽 |
聯華電子有感於企業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仍需要一個祥和社會的支持,才有可能使公司業績飛躍成長與展現蓬勃的活力。因此,在致力於公司營業成長之外,亦要善盡一己之力,對社會有所回饋,為有效評估整體效益,聯電參考「社區投資評估機制」(Business for Social Impact, B4SI ),將社會公益投入時間、成本、實物捐贈及管理費用等各項支出審慎紀錄,並評估這些投入後續可帶來的正面效益。在社會公益的產出,除了包含實際的成本節省與效益外,亦包含無形的影響,如建立良好企業形象、建立企業社會責任楷模、守護生態環境、為學童建立正面價值觀,以及彌補偏鄉孩童在教育資源上的不足等正面效益。依據鑑別結果,聯電 2022 年主要社區參與活動為:
聯電的志工文化向來為同仁所推崇,從早期的燭光社自發性社團型組織到現階段以聯華電子文教基金會為主軸的志工文化體系建立,聯電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在志工文化的建立與志工培訓上。聯電的志工工作從早期的以書面、電話以及書信往來的聯繫方式,到目前已成立志工專區-專屬資料庫、BBS 及佈告欄等,透過資訊科技的協助,讓志工服務訊息與效益更能無限延伸。透過聯電科技文教基金會的帶領,使得更多同仁重視公益議題,主動投入志工活動,形成良好的內部風氣。透過這樣正面風氣的擴大,也讓更多外部團體認識聯電,並將影響圈擴及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身上,由內而外形成良好的循環。
聯電藉由藝文人才培力、支持藝文場域建置等各項工作支持國內文化發展,2022年投入逾500萬元費用支持國內表演藝術團體演出、圍棋文化推展、支持國內藝術家購置其畫作於廠內公共空間展示,提昇同仁藝術美感,以及贊助廣播音樂等製作;如:自2011年起支持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辦理花樣年華全國青少年戲劇節,藉由戲劇教育與藝術創作的方式,引導高中生認識社會,培養創造力、團隊合作及同理心,鼓勵青少年透過不一樣的思考方式來學習。進一步又與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合作,認養臺東縣長濱國中「長濱阿美族傳統樂舞隊」及花蓮縣港口國小「馬谷大愛阿美族古謠隊」二校,支持學校傳習部落傳統歌謠及舞蹈,協助學校及部落傳承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使其族群能尋根溯源並增加自我認同。「2022驚嘆樂舞-臺灣原住民樂舞饗宴」於國父紀念館、台東縣藝文中心及花蓮縣文化局演出。國父紀念館場有6支傳習隊伍及灣聲樂團在專業技術團隊協助下,共同演繹47首傳統樂舞與祭儀,超過200人參與演出,並採現場觀看及網路直播同步放送,讓原住民古謠加以流通、傳承與發揚。
為提升國內圍棋文化的氛圍,聯電自2020年贊助台灣棋院舉辦聯電盃職業圍棋賽,本賽事的舉辦對於職業棋手、圍棋的愛好者與棋迷,均可謂是難得的福音,亦對圍棋界之對弈環境及圍棋文化推廣裨益良多,讓棋士們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與機會,促使台灣棋界向上提升,增強台灣棋士棋力之厚度與強度,進而為進軍世界棋壇提供更為堅實之後盾。
對於藝文場域的建置,聯電本著企業「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理念,於2019年宣布捐贈新台幣7,000萬元整予國立清華大學,作為紀念去年辭世的前校長沈君山,將清華大學大禮堂內部整建為「君山音樂廳」之經費,透過「君山音樂廳」的捐建,除了為善盡企業公民責任,支持文化教育之推動之外,並感謝國立清華大學長期培育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促進新竹地區產業聚落與經濟發展之成就,以及畢業校友多年以來在本公司營運發展上的卓越貢獻。「君山音樂廳 - 聯電館」完工後將成為可容納 1,200位觀眾的專業級音樂廳,可供大型交響樂團演出。 |
播灑希望種子之五項子計劃 |
|
![]() 聯電科技文教基金會獲頒111年度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團體獎 |
![]()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全國競賽頒獎 |
![]() 辦理U世代青少年工作坊 |
![]() 予東石高中棒球隊及南投空手道隊參與 |
![]() 聯電聖心課輔班夏令營活動 |
![]() 聯電南大課輔班始業式相見歡 |
|
![]() 志工關懷書信及小禮物 |
![]() 愛心滿滿的志工關懷書信 |
聯電於2009年88水災成立UMC行動志工,並由同仁自組聯電愛故事團,是全台首創科技人劇團,至今在全台6縣市演出舞台劇69場次,累計觀眾2.2萬人次。故事團串連聯電人的愛心,透過戲劇向孩童說故事,推廣生命及藝術人文教育;2022年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主軸,透過戲劇將永續概念傳達給社會大眾,辦理SDGs工作坊,並與王小棣導演領軍的Studio Q表演教室合作,導入10堂表演藝術課程,增加團員的知能並藉此擴大戲劇影響力。 |
![]() 演出劇照 |
![]() 團員合影 |
![]() 劇本結構課程 |
![]() 兒童劇課程 |
以「推動全民閱讀風氣」為宗旨,聯電贊助國語日報讀報專案,提供學校更多元的閱讀資源;同時鼓勵同仁擔任「說故事志工」,前往偏鄉學校推廣閱讀;另外也進入矯正學校-誠正中學帶領閱讀社團,透過多元媒材讓非行少年看見不一樣的生命可能。 基金會不定期在公司辦理藝文、教育講座,讓同仁在日常更貼近各種多元的學習量能。 |
![]() 「島嶼的集體記憶」展覽解說 |
![]() 將SDGs教育帶入校園 |
![]() 王小棣導演「我的學習」講座 |
![]() 狂想劇場 推廣新作緣起 |
|
![]() 地球日淨灘活動 |
![]() 地球日食物森林嘉年華活動 |
![]() 環保季生態旅行活動 |
以「培育台灣高科技人才」為宗旨,多年來除持續投入於內部人才之養成與能力提昇外,更進一步向下扎根,希望透過早期的接觸,培育台灣半導體科技之種子人才。 2022年聯電持續強化產學合作,除於既有的重點學校開設半導體實務專班外,尚有產學合作計畫,並捐助國立成功大學「奈米積體電路工程碩士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2022年總計與15所學校進行不同的合作專案。 此外,2022年UMC 校園發展計畫,安排一系列品牌形象深根活動,包括書報討論、職涯分享、實習合作等,參加書報討論的人數 2022年累積15場次, 791人以上參與,增加學界對 UMC 之認同與支持,並將產學合作藍圖完整呈現。 在校園人才培育部分,為拓展校園人才培育持續深耕Prospective Talent Program (簡稱PTP) 人才計劃之佈局,累計共招收 5,483位學生參與過相關活動。 同時,UMC希望針對在學學生提供的專屬機會,讓其在學即可掌握對於半導體產業的認知與敏感度,並提早認識UMC的友善企業文化與健康職場。自2013年起,UMC總計錄用587名實習生,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課程,與在學中之潛力人才密切互動,提升潛力人才對聯電的認同度,與其建立緊密的關係並提前約定未來,藉此計劃有效連結聯電與目標人才,同時藉由 PTP、實習生計畫的佈建,有效行銷聯電之企業形象與在校園與社區間擴大其影響力,為聯電未來之研發人才提前儲備能量。 |
校園人才發展計畫受贈典禮合影 |
尖端智能菁英人才培育計劃受贈典禮合影 |
校園人才發展計畫校園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