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組織架構
聯電以永續經營為企業營運的最高目標,完善的風險管理與適切的危機處理是確保永續經營的重大基石。而為了降低重大風險事件一旦發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損失,保障利害關係者之權益,並維護公司之形象,聯電積極做好企業風險管理,危機前預防及演練,以利即時妥適地因應可能的危機。
企業風險管理政策 |
透過風險管理手法和組織,有效地預防與控制企業風險,全面落實於日常管理作業,形塑並深化風險文化,並建立完整透明的風險溝通,以維持企業長期穩健營運。
![]() |
企業風險管理組織架構 |
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在風險管理政策的指引下,協調公司內相關部門,共同審視公司面臨的內外部風險,針對全公司性重大風險議題推動風險因應對策,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亦結合內稽內控功能,以確保營運相關之各作業風險均已獲有效管控。
![]() |
企業風險管理範疇 |
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統整策略、營運、財務、災害範疇的風險。
![]() |
企業風險管理運行機制 |
針對以上範疇,評估其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度,定義風險項目的優先順序與風險等級,並採取應對的風險管理方案。定期滾動式檢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嚴重度隨時間變化的潛勢,以掌握風險管理方案及相關控制作業的有效性。
![]() |
重要風險辨識與因應 |
聯電針對策略、營運、財務與災防四範疇,辨識重點風險並擬定對策,其中包含考量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各面向的風險與全球新興風險。詳細風險因應措施請詳見 ”CSR報告 2-4風險與危機管理”。
營運持續管理系統 |
聯電體認追求自身企業的永續經營,即等於提供策略性客戶與重要關係人不間斷的持續服務,並以提供客戶多元化、品質完善與不間斷的晶圓專工製造為公司營運持續管理之最高宗旨。聯電早於 1999 年即建置廠區營運持續計畫 (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BCP) ,更於 2012 年依循 ISO22301 營運持續管理系統標準建置維運機制,賦予必要資源加以實施,並持續檢討精進,確保災害或衝擊發生時,可全力維持與恢復營運目標,爭取並保護客戶與利害關係人之最佳權益。
營運持續管理架構 |
聯電遵循 ISO22301 標準之要求建立、實施、監督及維護營運持續管理系統,並持續改進系統之有效性,以確保發生事故或災害之緊急狀況時,業務仍能持續運作,達到營運不中斷之目標。
聯電各廠區及功能組織已針對特定危機事件如:地震、火災、化學品洩漏、停電、缺水、原物料短缺等訂定緊急應變及復原計畫並每年進行主題式演練以持續精進應變程序及復原策略。
![]() |
第一階段 事件管理 |
依照緊急應變計畫,採取行動使災害得以迅速控制。
第二階段 營運持續 |
依據營運持續計畫,於復原目標時間內恢復並維持最低營運目標。
第三階段 營運復原 |
依據營運復原計畫,於合理之回復時限內恢復至常態生產規模。
營運持續管理運作 |
2013 年,聯電領先業界,取得台灣檢驗科技股份公司 (SGS) 頒發之 ISO 22301 營運持續管理系統證書,成為全球第一家獲該項認證的晶圓專工公司。2016 年更擴充驗證範圍到位於新加坡的 12 吋晶圓廠,達成全公司 12 吋晶圓廠皆通過認證之目標,再次彰顯聯華電子提供客戶持續服務的承諾。至今仍每年透過外部稽核單位[註] 持續入廠進行續證審查作業,檢核聯電運作成效,確保災害或衝擊發生時,可維持最低營運水準並持續復原,保護客戶與利害關係人之最佳權益。
針對潛在風險事件,除每年進行特定主題之營運持續演練外,每三年更辦理高階主管演練,由 總經理領軍,招集相關高階主管,包含財務長、人資長、12 吋副總、生產資源整合副總…等人進行危機策略演練,針對利害關係人包含員工、廠商支援調度,客戶及銀行團、媒體溝通重點及廠際間產能調配之戰術運用充分討論,展現企業應變韌性。
註:2019 年委由 BSI 英國標準協會進行續證稽核作業 |
聯電深刻認知天然災害與人為事故對生產營運的衝擊與影響,所以一直以預防管理的積極態度來面對災害風險管理的範疇,也藉由嚴謹的風險工程控制、安全規範與基準的落實管理,追求高度防護風險 (Highly protected risk,簡稱 HPR) 方案的管理目標。藉由提升硬體防護、強化人員應變能力與建立天然災害預警系統等作為,並透過營運持續策略演練以達成持續營運之承諾。以下為 2019 災害風險管控執行成果摘要如下:
2019 執行成果摘要 |
強化潔淨室水損防護能力 |
普查穿樓層止水墩、液體管路 take off 點、建築物伸縮縫⋯⋯等進行硬體補強與應變流程演練
電力系統穩定度提升 |
委由第三方專家進行電力系統查核,找出改善熱點並水平展開,提升供應韌性。例如高壓電盤全面佈設 on-line partial discharge 及早發現異常改善
提升損防標準與國際規範接軌 |
考量它廠損失經驗,新設 Central Scrubber 防護標準增加預防外在危害之環境撒水
開發氣候變遷風險評估工具 |
開發半導體業適用之風險評估工具,針對極端氣候 (高溫、強降雨、乾旱等氣候因子) 進行風險評鑑、規劃中、長期調適及因應作為
工作亮點範例:UMC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評估方法學 |
在全球氣候變遷與低碳市場轉型下,聯電積極關注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風險與衍生的機會,因此我們參考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所發表的第五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AR5)、ISO14090 ISO 14090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英國 UKCIP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程序 (UK Climate Impact Programme),自主發展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評估工具,並透過相關權責單位依據政策與法規、市場與科技的轉變、商譽及實質性風險等面向分別進行風險與機會分析,發展調適減緩策略。藉由高階主管的參與,以及連結公司綠色製程技術發展藍圖,轉化成具體減碳效益與財務貢獻;最終參考TCFD (Task Forced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架構揭露聯電企業永續經營與氣候韌性。評估結果請參著 2019 CSR 報告。
![]() |
模擬情境蒐集 |
以 IPCC AR5 氣候風險評估報告與政府對應情境模擬資料為基礎。
工具建立 |
參考 ISO 14090、英國UKCIP 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程序以及 TCFD 建立評估工具。
評估作業展開 |
邀請相關單位於 workshop 鑑別前三大風險、發展因應對策,並發展市場低碳需求與公司綠色製程技術開發藍圖之連結。
評估結果核定 |
整體評估結果呈報 簡總經理核定,作為隔年度對外揭露應用資訊。
持續監控與追蹤 |
定期於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中檢視調適減緩作為達成率,以達管理目標。